结合全球电动汽车行业发展,《展望》对加速电动汽车普及提出五项建议。
一是建议各国增加对电动汽车的政策支持。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成熟,补贴将逐步减少并退出。如果对高排放的燃油车征税,来资助低排放及电动汽车购买,是值得各国认真考虑的政策措施。
二是建议加速启动重型电动汽车市场。其中包括电动巴士和电动卡车,如今的优势是这些电动车辆的成本更有市场竞争力,而且多个国家的节能减排、优惠补贴等政策支持,都有利于加速这些车辆的推广。
三是建议推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电动化步伐。在这些国家,低成本电动汽车、公共领域使用的电动汽车更具推广价值,而强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更大的便利性,也对电动汽车的推广有实际帮助。
四是建议增加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和智能电网应用。这是加速电动汽车推广的必要基础。在政策、资金的支持下,广泛建设这些基础设施,使所有社区都能公平拥有充电的便利等,势在必行。应加大力度,鼓励在现有停车位安装充电设施,在新建小区建设充电桩等措施。同时,大力推广智能电网、数字化技术应用,将为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协调发展提供支持。
五是建议建设安全稳定可持续的电动汽车供应链。各国政府应支持多种投资方式去助力开采锂矿等资源,并提倡建设及完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,还应鼓励通过缩小电池的体积重量、开发小型电动汽车来减少紧缺的电池原材料的使用。
上述建议的提出,是基于当前世界电动汽车发展的现实和未来考虑。
《展望》认为,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有效可持续的政策支持是主要支柱。2021年,全球用于电动汽车补贴和激励的支出几乎翻了一番,达到近300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2157亿元)。越来越多的国家、汽车企业承诺,在未来数十年逐步淘汰燃油车转向电动化。由此,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新车型数量达到2015年的五倍,增加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。
报告之所以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提出建议,是因为其中仍有很多国家的电动汽车销量较低,而且普通市场消费者难以承受车型少、价格高的事实。《展望》表示,尽管包括印度在内的一些地区2021年电动汽车销量翻了一番,但在巴西、印度和印度尼西亚,电动汽车销量不到汽车销量的0.5%。
而对于电动汽车供应链的重视,已经成为相关国家和地区、企业的共识。在近年来全球新冠疫情流行、汽车芯片短缺、供应链风险持续提升的背景下,供应链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成为重中之重。供应链不仅可以带来产销及市场的稳定及提升,还能破解用户的一系列车辆使用焦虑。其中,针对“里程焦虑”,越来越多的供应商通过动力电池增加续驶里程、或通过快充设施提供续驶保障等。在快充设施日益普及的基础上,可以减少车辆所携带电池,同时使电动汽车实现轻量化,从而增加续驶里程,有效破解了“里程焦虑”。
潜力巨大前景广阔《展望》指出,世界上很少有清洁能源领域像电动汽车市场那样充满活力,且潜力巨大、前景广阔。2021年,全球在用的电动汽车总数达到约1650万辆,是2018年的三倍。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保持强劲增长,一季度销量为200万辆,同比增长75%。
国际能源署认为,从长远看,政府和企业为实现交通电动化所做的努力,正在为电动汽车销量的进一步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。《展望》基于现有的以气候为重点的政策预测,到2030年,电动汽车的销量将在新车销量中的占比超过20%,使全球拥有量或将达到2亿辆。同时,到2030年,全球公共充电桩数量将超过1500万台且有较为广泛的覆盖面,才能为电动汽车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服务。
《展望》还强调,各国政府应加强电动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合作,鼓励知识共享,以促进投资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。各国政府应通过健全制度,确保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可追溯性,并对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追踪,以保证节能降碳目标环环相扣全面落实。
《展望》披露的信息显示,目前国际能源署有成员国31个,协会国10个。中国是协会国之一。
“在百年不遇汽车产业大变局及‘双碳’目标背景下,汽车电动化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奔赴的目标。”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在接受《中国汽车报》记者采访时坦言,《展望》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有益的镜鉴,总结经验,消除短板,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普及才能真正走上“高速路”。
文:赵建国 编辑/版式:刘晓烨
版权所有:法治民声网 投稿热线;18310192369
备案号:京ICP备20026130号-1指导单位:北京天道律师事务所